「詠春拳」到底是甚麼?

– Written By Jerry Yeung on 2 February 2012

「技擊」也好,「功夫」也好,「格鬥」也好,「打架」也好,不論你冠以甚麼名稱,其實都在談論一種在暴力衝突時應用的方式或技巧。這些技巧,往往為了應付不同的環境、不同的情況,而發展出各式各樣的面貌和特點。好比德國工程師卡爾•賓士在1885年發明汽車後,人們為了將這種當年的新科技應用到更廣闊的範圍,更適切地迎合用家的需要,不斷歸納經驗和改良,分類愈加仔細,從而衍生出今天的房車、跑車、越野車、貨車、各式工程車等。

「詠春拳」只是「打架技巧」大家庭云云眾多支流的其中一脈。要更有效率地發展「詠春拳」,必先更清晰地瞭解「詠春拳」,懂得如何欣賞和批判它的優劣;而要瞭解「詠春拳」,必先追本逐源,知道它到底為何而生。所謂源起,並不是指坊間人人會說的「五枚傳說」和傳承,而是摸索它的本質,到底是為了應付甚麼樣的環境、情況。用回上述的比喻,我們應先知道「詠春拳」的設計是用在哪一種路面上、使用在甚麼情況,從而推斷它是否一輛跑車,然後才能以考量跑車的角度來判斷它的優劣,把它和其他的跑車作比較,並思量如何加以發展改良。

那麼,到底「詠春拳」的定位是甚麼?為了將問題簡化,請容許我們先躲懶一點,暫時把詠春的刀法和棍法置於命題之外,只討論「詠春拳術」:

(一)源自民間
首先,我們相信它是純粹來自民間。何以見得?就已肯定為「軍轉民用」的東方武術來說,例如日本古柔術、中國式摔跤、蒙古式摔跤等,共通點是比較強調摔法。就算是古泰拳,其摔法也比現代泰拳豐富得多。這是因為在戰場上士兵身披鎧甲,身上要害都受到保護,拳打腳踢的傷害性大大降低;反之,摔法並不受此影響,而且在兵荒馬亂的情況下,敵人倒地後被馬匹、戰車或其他重物軋到的危險性極高,所以實用性更強。「詠春拳」明顯沒有摔法的傾向性,所以它屬「軍轉民用」的可能性甚低。另一方面,在冷兵器時代,戰場上以弓矢為先、長兵器次之、短兵器又次之,拳術只為強身健體的輔助訓練,似乎欠缺發展「詠春拳」這類精巧拳術的土壤。

(二)街頭打架
詠春拳日常的「黐手」訓練,集中鍛鍊敵我雙方四手相接後的攻防變化,不論手法腿法,一般與對手相距約2 – 2.5英尺,甚少多於3英尺,即保持於臂長多一點的距離;較開放的「過手」練習,與對手的距離一般也不會超過4 – 5英尺。換句話說,這就是詠春拳訓練強度最高、最有效的攻擊距離。再縱觀詠春拳的所有招式,甚少強調應付長距離的攻擊(只有少量出現於木人椿法)。總而言之,詠春拳絕對屬於中短距離的拳術。為甚麼在整套系統內應付長距離攻擊的訓練會相對地少得可憐?既然詠春拳是源自民間,在民間發生暴力衝突的情況多是初則口角、繼而動武,雙方的距離一開始就頗接近,一般維持於兩人心理上的個人空間(personal space)相接,即大約4 – 5英尺的範圍。這段距離正好是詠春拳最有效距離的邊緣,當發生衝突時,只有「標步」進馬,就進入了詠春拳手最適應的位置了。

(三)著重保護要害
朝形正身是詠春拳的其中一大特點。坊間一般以為,這種姿勢的優點在於雙臂臂長保持大約相等,使雙手同時都可攻擊對手,反應更快,亦有利於「雙手伏單橋」。這類想法可謂一知半解,欠缺實際搏擊經驗的支持。(朝形正身的優劣,將另文再討論。)其實人身要害,不外乎沿中線的雙目、人中、下巴、咽喉、下陰等,再加上兩肋及後腦。朝形正身,便隱藏了後腦;沉肩墜肘,保護了兩肋;再加上雙手置於胸前中線附近,正好像中國象棋的「中宮士」,對中線上下左右的攻擊都可以迅速地反應。所以,朝形正身的最大好處,其實在於使我們易於防守要害。

(四)站立技
詠春拳是站立技應當無可置疑:招法裡沒有明顯的主動摔法,更沒有地上戰的技術。但何以如此?詠春拳並非只著重單對單的拳術。既然,詠春拳用於街頭打架,而街頭暴力衝突演變成打群架也是常見的事,所以「標指」的招法有以寡敵眾的假設亦有其必然性。在群架之中,在地上扭打往往暴露了自己的後腦,可能會招來第三者的偷襲。況且,好的詠春拳手攻擊點必然針對要害,對手不得不作出反應,中者兩三記內必然倒地,又何須在地上扭打呢?

總括來說,我們相信詠春拳是一種發源於民間,用於街頭打架,特別擅守的中短距離站立技。以此為經緯,有助於我們更有效率地學習詠春,並懂得如何批判各家手法的優劣,不再是人云亦云、被動學習、盲目傻練。詠春拳本身是一個開放的平台,不須拘泥於師父所教的一拳一腿,可按應敵時的情況及自己的身裁、性格、特點,自行組合變化。如果只懂得因循師父所授的手法,不能消化活用,甚至加以演變,好比練習書法的人永遠停留於「印字帖」的階段,實在未堪稱已窺堂奧。可是,活用、演變自有優劣之分。要懂得分辨,就應該從拳術的根本出發,審視一下該種手法有否違背原來的設定。舉個具體的例子,電影《葉問》中,主角在道場怒打日本人時,曾用二字拑羊馬騎著倒在地上的敵人,然後連環拳攻擊對方自頭至胸的中線。很多學過詠春的朋友都說這場面很可笑,但到底錯在哪裡,又各有說法,未能一矢中的。大家不妨從本文所說的角度出發,看看會不會有更清晰的體會?